移动端

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会议新闻

黄酒烹制菜品座谈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4-01-27 08:35:40来源:中国酒业协会CADA微信号 阅读量:41 评论

分享:

导读:1月23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饮食文化分会联合北京女儿红·新派江南菜举行的黄酒烹制菜品座谈研讨会在中国职工之家举行。

  1月23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饮食文化分会联合北京女儿红·新派江南菜举行的黄酒烹制菜品座谈研讨会在中国职工之家举行。
 
  出席本次研讨会的领导及嘉宾有,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饮食文化研究分会会长王舟波,大国工匠、中国酿酒大师、绍兴女儿红酿酒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志明,中国烹饪大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赵仁良,中国职工之家党委书记王东昱,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一级巡视员王双清,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饮食文化研究分会常务副会长常品超,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饮食文化研究分会副会长、北京市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副会长、女儿红(北京)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士明,医学博士、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张蓉,酒文化研究专家、国家一级品酒师、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特约研究员王红波,浙江省绍兴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副主任宋琪,河南省信阳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主任赵明等,就黄酒及黄酒烹制菜品的发展建言献策。
 
  胡志明董事长表示,黄酒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黄酒的诞生与中国人生活需求密切相关。历史上黄酒更多地出现在喜庆场合,是中国老百姓美好生活的重要见证。他认为,黄酒是最适合烹饪的酒,可以去腥解腻、增香提鲜,丰富口感。并呼吁要发扬黄酒这个传统产业,让更多的人认识黄酒、爱上黄酒。
 
  在中国烹饪大师赵仁良看来,中餐的烹饪离不开黄酒。中餐在不断革新和改变,菜和酒的结合也在不断创新,始终都不可能离开黄酒。但黄酒要适应当代人的饮食需求和习惯,做延伸开发。
 
  于士明总经理近年来致力于黄酒饮食文化的推广工作,他观察到,虽然黄酒目前还没有形成全国规模化的餐饮品牌,但在日常餐饮中得到了一些顾客的认可,黄酒正在重新走进大众的视野。黄酒是中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酒也是世界感知中国、感知中国文化的桥梁。
 
  王东昱书记认为,从饮食文化上讲黄酒的故事是非常有意义的,要用年轻人的语言体系讲好黄酒的故事,做好黄酒推广的各方面工作。
 
  张蓉博士以“黄酒与中医的关系”为题,阐述了中医对黄酒的认知,她从中医典籍中汲取灵感,以黄酒配制了鬯其酒和屠苏酒两款酒,带给与会者现场品评鉴赏。
 
  酒文化专家王红波细述三大酒类各自特性的比较,表示黄酒有着非常大的潜在市场,特别是可以在女性顾客中进行推广。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黄酒烹饪方法:醉、渍、糟、焗,并建言利用酒器来展示黄酒独特的颜色魅力。
 
  与会专家的讨论为黄酒和黄酒烹制菜品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的灵感,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饮食文化分会以研究、重塑、推广中华饮食文化为己任,而黄酒作为真正的“国粹”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王舟波会长表示,“黄酒源于中国、兴于中国,是中国人对于人类的贡献。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饮食文化研究分会将坚持把弘扬黄酒文化作为重要的职责和使命,行动起来,做好黄酒的创新、传承与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 微醺中国 | 朝气蓬勃——中国低度酒的崭新时代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中,中国低度酒品类的兴起不仅仅是一场味蕾的冒险,更是对传统文化和新潮饮品融合一次考验,对行业技术发展的一次挑战。
      2023-11-15 08:38:09    72
      低度酒酒类发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