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当前位置:兴旺宝>资讯首页> 行业标准

7项环保团标发布 涉及温室气体、水污染监测

2023-10-13 08:49:29来源:仪表网 阅读量:76 评论

分享:

导读:近日,安徽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批准发布《固定污染源温室气体(CO2、CH4、CO)排放在线监测技术规范》等7项团体标准。

  近日,安徽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批准发布《固定污染源温室气体(CO2、CH4、CO)排放在线监测技术规范》等7项团体标准。
 
  固定污染源温室气体(CO2、CH4、CO)排放在线监测技术规范
 
  该规范由安徽蜀峰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徽大学、合肥综合性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广东省广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皖西学院、安徽新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起草。
 
  本文件规定了固定污染源温室气体排放量在线监测的术语和定义、系统组成和结构、技术性能要求、采样及安装要求、系统技术指标调试检测、技术验收、日常运行维护要求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本文件适用于有组织固定污染源温室气体连续监测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
 
  复合微生物菌剂治理黑臭水体的技术方法
 
  该规范由安徽鑫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蜀峰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徽大学、合肥综合性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江苏新纯江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安徽中科圣禹环境有限公司共同起草。
 
  本文件规定了黑臭水体治理用微生物菌剂的术语和定义、水体识别、技术原理、菌剂要求、微生物菌剂使用、运输与贮存和使用效果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的微生物菌剂的使用。
 
  车载水质污染监测溯源系统技术规范
 
  该规范由大地安柯(合肥)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双谱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农林大学、安徽大学、合肥综合性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中科智慧环境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共同起草。
 
  本文件规定了车载水质污染监测溯源系统的术语和定义、方法原理和测定范围、设备与装置、运行方法和条件、实施步骤、溯源流程和水质指纹数据质量控制。
 
  本文件的水中有机物检测方法仅限于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水中重金属检测方法仅限于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本文件适用于对江河湖库、工业园区、重点水源地等领域开展的应急监测和污染溯源及入河/湖排口精细指纹调查及痕量新型污染物监测。
 
  机动车尾气气态污染物排放便携式测量技术规范
 
  该规范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岩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共同起草。
 
  本文件规定了机动车尾气气态污染物排放便携式测量的术语和定义、检测系统要求、仪器工作条件和环境要求、测量分析方法、数据质量控制要求、系统维护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吸收光谱法对机动车尾气中NH3、NO、NO2、CO、CO2等气体的便携式测量。
 
  《移动式水质自动监测车运行维护技术规范
 
  该规范由安徽中科智慧环境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大学、合肥综合性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安徽境绿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合肥中科国禹智能工程有限公司共同起草。
 
  本文件规定了移动式水质自动监测车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监测数据有效性评价、运行维护和运维档案与记录、质量控制。
 
  本文件适用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水质安全巡检、污染事故排查等水质监测中使用的移动式自动监测车。本文件适用的监测参数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粪大肠菌群、重金属、有机物等,其他监测项目可参照本文件。
 
  城镇排水管网运维诊断在线监测技术规程
 
  该规范由安徽中科圣禹环境有限公司、合肥市排水管理办公室、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安徽蜀峰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武汉车都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共同起草。
 
  本文件规定了城镇排水管网运维诊断在线监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监测方案、监测点布设、监测设备选型、监测设备安装与维护和监测数据分析。
 
  本文件适用于城镇排水管网运维过程中,对排水管网的在线监测和运行状况的诊断分析。
 
  采用气象要素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该规范由安徽中科天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安徽中凯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黄山市气象局、休宁县气象局、安徽蜀峰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徽大学共同起草。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气象要素的环境监测的术语和定义、布点与设备、监测系统、质量保证与控制、监测数据的处理、日常维护与检修等。
 
  本文件适用于旅游、农业、林业、交通等领域采用自动监测系统对气象环境进行监测的活动。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装备总站)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来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